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孔子
寒假即将来袭,嘉定世外校园里虽然少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朗朗的读书声,但却也生机勃勃,热情不减。原来,忙碌而充实的一个学期临近尾声之际,在Julie副校长的安排和主持下,嘉定世外小学部的老师们早早便开启了热火朝天的教师专业化校本培训。为了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成为“明”师,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没有停下学习的步伐。
为了促进教师们对项目化教学设计核心要素的准确理解,助力教师们更好地将项目化学习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创造面向未来的课程学习样态,学校邀请了基于素养的项目化学习种子学校之一的高安路第一小学滕平校长,引领教师们深入理解项目化学习。
滕校长从源起深入浅出地为老师们解读了项目化学习的定义,并结合一个个鲜活的校本项目化案例同大家分享了项目化学习设计的具体实施步骤,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实施建议。在专家的悉心指导下,老师们且学且思,逐渐对项目化学习有了更清晰而深入的理解。这满满的干货,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一番项目化学习的“饕餮盛宴”之后,老师们备受启发,纷纷与滕校长交流了自己在项目化学习实践中的困惑,而滕校长始终耐心地倾听着大家的发言,提出了自己建议,为老师们的研究指明方向。
最后,Julie副校长鼓励老师们,只要通过不断学习、用心实践、认真反思,一定能让先进的课程理念在嘉定世外的沃土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成为“明日”之师!
教师感想——Sunny Chen:滕校长带来了很多关于项目化学习的落地建议,让我们对今后更好地开展项目化研究不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坚定了我们将项目化学习与核心课程整合,实现学生心智全面发展的决心。
若说与时俱进的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之灵魂,那么有效教学则是学校教育之骨肉,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根基。落脚于课堂,剖析教学问题,能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实现有效教学。为此,延续暑期“规范教案撰写”培训之后,教导处Wendy老师基于“规范案例撰写”给老师们进行了校本培训。
何为教学案例?Wendy细致的讲解让我们加深了对教学案例的认识:原来教学案例不是对教学环节的说明,它是对教学中某个问题的研究。撰写案例,一定要聚焦问题,以例说事、以例说理,提出解决方法。
一年级数学备课组长Connie老师结合《数墙》一课撰写了案例,分享了她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也能主动探索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探讨和思考。
认真倾听着两位老师对于教学案例的介绍与实践交流,老师们时而动笔记录,紧抓关键字;时而专注思考,在脑海中设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如何撰写案例。
在培训后,老师们对于案例的研究与撰写也碰撞出了许多新的思维火花。Julie副校长在总结时,进一步跟老师们明确了“规范备课——深度反思——撰写案例”对于促进课堂教学实效,提升教师教学专业基本功的重要性。之后也请老师们在寒假中学以致用,尝试撰写教学案例,真正实现“做中学”。
教师感想——Apple:通过教学案例撰写的培训,让我更清晰地了解到规范的案例需要聚焦某个问题,用“情景再现”、“课堂扫描”或“教学片段”,有取舍地论述核心观念,提出解决方法。
Connie:在培训之前我理解的案例撰写的格式相当于教案的设计, 构架是教学设计背景、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听了丁老师的解释,我了解到案例可以从标题到反思, 从课堂片段到反思教学过程, 收获很多。
相信好学善思的老师们,一定能通过反思与研究,明“教学之理”,把握课堂,做明“理”之师!
教育,究其根本,旨在“教人以做人”。教师之“教”,是全人之教,它不仅指向学科教学,还指向德行培育。作为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正所谓“德育为先”,育德之道是每一位老师的必修课。 为此,Julie副校长继给全体老师做了“如何撰写学生评语”的校本培训后,近期组织老师们阅读了贾丽浈副校长撰写的《目注心营》一书,围绕“班主任的基本素养是什么?”、“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可以带给孩子什么?”给老师们进行了第二次育德能力校本培训。在培训中,和老师们共同交流探讨了班主任育德之道。
“目注心营”,虽是简短四字,但在Julie副校长的引导下,老师们发现:它其实饱含了育德之大智慧——老师要将每位学生看在眼里,想在心里,用爱心和智慧浇灌每一朵小花,静待花开。
在针对书中案例进行交流时,老师们发现,润物细无声,其实德育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它就在我们教育的点滴之中:它或是老师的鼓励与表扬,或是老师有意无意的提醒,抑或是老师最深处的信任,相信每位学生都有着积极向上的力量。
作为班主任,Sunny Chen结合了她与学生之间的育德故事,与老师们分享了读书感想。“亲疏有度”、“正面管教”,她认为育德应在“爱”的基础上,掌握恰当的方法,让每一位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对于班级管理,Jessica老师认为,教师首先应相信学生都有变好的愿望和力量。在此基础上,班级应建立系统的管理方法,并持之以恒地操作。这样教师便不需刻意说教,而是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无痕培育德行。
德育,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天然职责。培养大写的“人”而努力,我们还有很多话想说……
教师感想——Ellie :“目注潜能,心营未来”,我感受到了老师心中浓浓的爱,满满的相信和激励。每个学生都各有特色,即使学生有缺点,这不正是老师存在的价值么?帮助他们走出困惑,不正是老师自我实现的方式么?这让我想起一句话:“谢谢你孩子,谢谢你给我机会让我成为更好的老师。”
Thomas:贾校长让我明白了,德育的秘诀在于“润物细无声”。对于学生的关心并不体现在一两件特别的事情中,而是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倾注对于每个孩子的爱。
筑“明”师之道,道阻且长,
但心之所向,终将收获成长!
撰稿:Tina 审稿:Wendy
摄影、美编:Thomas 责编:Julie